移动基站防雷电感应标准
19移动基站防雷电感应标准
19.1移动通信基站供电系统
移动通信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 TN-S的供电方式。电源系统的防雷电感应应满足本标准第
14.1条的要求。
19.2铁塔的防雷与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防雷电感应的设计。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宜采用太阳能塔灯。对于使用交流馈电的航空标志灯,其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 属外护层的电缆,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在塔顶及机房人口处的外侧应就近接地。塔灯控制线及电源线的 每根相线均应在机房人口处设计SPD,中性线应直接接地。
19.3天馈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接闪器应设置专用雷电流引下线。
基站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上部、下部和走线架进机房人口处就近接地,在机房人口处的接地应就近与接地装置的引出接地线进行等电位连接。当铁塔高度超过60m 时,同轴电缆馈线金属外护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直流工作地,应从室内接地汇流排上就近引接,接地汇流排截面积应满足对最大负荷
的要求,一般采用35mm2~95mm2 的多股铜线。
同轴电缆馈线应设计防雷电感应防护装置,防雷电感应应满足本标准14.2的要求。
信号电缆应由地下进出移动通信基站,电缆内芯线在进站处应加装相应的信号 SPD,信号 SPD 和电缆内的空线对均应接地,站区内严禁布放架空缆线。
对于雷暴日≥20d/a,土壤电阻率不小于100Q.m 的地区,新建信号电缆宜采取在电缆上方放排流线或采用有金属外护套的电缆,亦可采用光缆。
机房顶部的各种金属设施,应分别与屋顶避雷带就近焊接。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作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引线一般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 mm2 的多股铜导线。
19.4移动通信基站的联合接地系统
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则,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 类接地线均应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网上分别引人。
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钢筋和地下其他金属设施作为接地装置。当铁塔设在机房屋面时,电 力变压器设在机房楼内时,其地网可合用机房地网。
对于利用商品房作机房的移动通信基站,应优先使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或其他专用地网,工作地及防雷接地装置在地网上的引接点相互距离不小于5m,铁塔与建筑物避雷带连接点应不少于两处。 52
Qx/T106—2009
当通信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铁塔地网应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0 m 远的范围,网格尺寸应不大于 3mx3m,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还要利用塔基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装置,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应每隔3m~5m 相互焊接连通一次,焊接点不少于两处。
当通信铁塔位于机房屋顶时,铁塔四脚应与屋面避雷带就近焊接,每塔角焊接点不少于两处。
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内时,其接地装置可合用机房及铁塔的接地装置;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外且距机房接地装置边缘不大于30m 时,变压器接地装置与机房接地装置或铁塔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m~5m 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以相互组成一个封闭地网。
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扩大接地装置的面积,即在接地装置的外围增设一圈或
二圈环状接地装置。环形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装置和垂直接地装置组成,水平接地装置周边为封闭式, 宜与地网在同一水平面上。环状接地装置与接地装置之间以及环形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 m~5 m 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也可在铁塔四角设置辐射式接地装置,辐射式接地装置的长度宜限制在10 m~30 m以内。
19.5接地线系统
接地线宜短、直,截面积为35mm2~95mm2 的多股铜线。接地引人线长度应不大于30m,其材料为镀锌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0mmx4mm 或95mm2 的多股铜线。接地引人线应作防腐、绝缘处理,并不得在暖气地沟内布放,埋设时应避开污水管和水沟;裸露在地面以上部分,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接地引人线由地网中心部位就近引出与机房接地汇流排连接,对于新建站应不少于两根。
接地汇流排一般设计成环形或排状,材料为铜材,截面积不小于120mm2。机房内的接地汇流排可
安装在地槽内、墙面或走线架上,接地汇流排应与建筑钢筋保持绝缘。
19.6接地电阻
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5Q,对于雷暴日≤20d/a的地区,接地电阻值可不大于 10Q。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Q。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SPD 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不大于10Q;中间或末端应不大于30Q。
最新资讯文章
- 让安全电流顺畅流动,防雷接地必不可少
- 气象局公布防雷安全重点单位
- 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 如何防雷电,防雷电小知识
-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雷安全知识
- 《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 防雷器的基本知识
- 雷雨季节来临,如何做到建筑物的保护
- 防雷接地的科学做法
- “小蛮腰”广州塔为什么不怕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