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闪器及避雷针的要求
11.2接闪器的要求
依据 GB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四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除第一类中的防雷爆炸危险环境建筑物应设计独立接闪器外,其他建筑物可在自身设计接闪器。
独立接闪器与需要防雷空间内任何金属设施间的距离应满足表12的要求。
当存在因雷击可能发生混凝土碎块坠落的事故隐患时,中高层以上的建筑物不应采用暗敷接闪器 的设计。
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的要求见表13。
表13 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
a 热浸或电镀锡的镀层最小厚度为1以m。
b 镀锌层宜光滑连贯、无焊剂斑点,镀锌层最小厚度为50以m 。
c 仅应用于接闪杆。当应用于机械应力(如风荷载)没达到临界值之处,可采用直径10 mm、最长1 m 的接闪杆,
并增加固定。
d 仅应用于人地之处。
e 铬≥16,镍≥8,碳≤0.07。
f 对埋于混凝土中以及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的不锈钢,其最小尺寸宜增大至直径10mm 的78mm2(单根圆钢)和
最小厚度3mm 的75mm2(单根扁钢)。
g 在机械强度没有重要要求之处,50mm2(直径8mm)可减为28mm2(直径6mm)。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减小
固定支架间的间距。
h 当温升和机械受力是重点考虑之处,这些尺寸可加大至60mm2(单根扁形导体)和78mm2(单根圆形导体)。
i 避免在单位能量10 MJ/Q 下熔化的最小截面是铜16mm2、铝25mm2、钢50mm2、不锈钢50mm2。
i 厚度、宽度和直径的误差为±10。
12玻璃幕墙
建筑物玻璃幕墙应与现有的均压环或引下线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均压环的设计技术评价应符合第10条的要求,同时均压环应在每个幕墙金属预埋就近处预留≥d8的热镀锌圆钢,并与幕墙的金属预埋件焊接,焊接长度应满足表5的要求。
幕墙金属构件的上下边及侧边封口、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应采用柔性导线跨接,铜质导线截面积宜不小于25mm2,铝质导线截面积宜不小于30mm2,跨接应采用搪锡端子。兼有防雷功能的幕墙压顶板宜采用厚度不小于3mm 的铝合金板制造,压顶板截面宜不小于70mm2(幕墙高度不小于150m 时)或50mm2(幕墙高度不大于150m 时)。幕墙压顶板体系与主体结构屋顶的防雷系统应有效连通。
最新资讯文章
- 气象局公布防雷安全重点单位
- 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 如何防雷电,防雷电小知识
-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雷安全知识
- 《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 防雷器的基本知识
- 雷雨季节来临,如何做到建筑物的保护
- 防雷接地的科学做法
- “小蛮腰”广州塔为什么不怕雷击?
- 东莞选择防雷检测公司的注意事宜